【不假辞色什么意思】“不假辞色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态度或言语上显得非常严厉、冷漠,甚至带有责备的意味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说话时没有丝毫的温和或委婉,语气直接、生硬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不假辞色 |
拼音 | bù jiǎ cí sè |
释义 | 不用温和的言辞,形容态度冷淡或严厉。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不假辞色,直言其事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近义词 | 冷言冷语、厉声呵斥、面无表情 |
反义词 | 和颜悦色、和风细雨、温言软语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场合 | 老板对员工迟到的行为不假辞色,立刻批评了他。 |
家庭关系 | 父亲对孩子的成绩不假辞色,语气严厉。 |
教育环境 | 老师对课堂纪律不好的学生不假辞色地指出问题。 |
三、成语含义总结
“不假辞色”强调的是在表达意见或态度时,不带任何感情色彩,语气直接、冷淡,甚至带有责备的意味。它常用于描述一种严肃、不讲情面的态度,适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过于生硬或不合时宜。
- 在人际交往中,应适度使用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不假辞色”虽然表达方式直接,但在特定场合下能有效传达严肃的态度,是中文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