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流砥柱名词解释】“中流砥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指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石,比喻坚强的、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,就像立在急流中的石头一样,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。常用于形容在困难或危机中表现出色、具有领导力或决定性作用的人或组织。
一、
“中流砥柱”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今有一人,入人园圃,窃其桃李,众闻则非之,上为政者得则罚之。此何也?以亏人自利也。至攘人犬豕鸡豚者,不与盗之,而况于夫子之墙,而欲攻之者乎?”后引申为比喻在危难时刻能够支撑大局的关键人物或力量。
该词常用于褒义,强调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和稳定性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,也可用于国家、企业、团队等不同层面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中流砥柱 |
| 出处 | 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(引申用法) |
| 原意 | 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石,比喻坚强、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|
| 引申义 | 在困难或危机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人或组织 |
| 用法 | 褒义,多用于形容有担当、有领导力的人物或组织 |
| 使用场景 | 适用于国家、企业、团队、个人等不同层面的评价 |
| 近义词 | 中坚力量、核心人物、定海神针 |
| 反义词 | 摇摇欲坠、无足轻重、可有可无 |
| 示例句子 | 在公司面临危机时,他就是大家的中流砥柱,带领团队走出困境。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中流砥柱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责任与担当的高度肯定。在现代社会中,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,拥有“中流砥柱”的精神,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