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制天命而用之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制天命而用之”出自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。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;养备而动时,则天不能病;修道而不贰,则天不能祸。故明于天人之分,则可谓至人矣。故曰:‘制天命而用之’。”
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:人类应当认识自然规律(天命),并加以利用和控制,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。 也就是说,人不是完全受自然支配的,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去顺应自然、改造自然,从而实现对自然的掌控。
这一思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,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,发挥人的聪明才智,达到“与天地参”的境界。
二、表格展示: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荀子·天论》 |
| 原文 | “制天命而用之” |
| 含义 | 人类应认识自然规律,并加以利用和控制,而非被动接受命运。 |
| 核心思想 |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,主张在尊重自然基础上主动作为。 |
| 哲学背景 | 荀子的“天人关系”思想,主张“明于天人之分”。 |
| 现实意义 | 鼓励人们积极面对自然和社会,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。 |
| 与“顺天应人”的区别 | “顺天应人”更强调顺应自然,“制天命而用之”更强调主动驾驭自然。 |
三、结语:
“制天命而用之”不仅是一种哲学观点,也是一种实践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,不应消极等待,而应积极思考、主动行动,将自然规律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尤其在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,体现出了深刻的指导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