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作冯妇意思是什么】“再作冯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中的典故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已经放弃某种行为或角色后,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职责中去。它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,暗示着这个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改变,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被迫再次扮演旧角色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再作冯妇 |
| 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下》 |
| 原意 | 冯妇是古代一位擅长打虎的人,后来不再参与捕虎。但一次遇到有人猎虎,他忍不住又去帮忙,被人嘲笑。 |
| 现代含义 | 指某人虽已退出某种角色或行为,却因某种原因再次介入,带有讽刺意味。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那些反复无常、缺乏原则的人,或形容一种无奈的回归。 |
| 情感色彩 | 带有贬义,强调重复、不坚定、不彻底的态度。 |
二、成语来源详解
“再作冯妇”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中的一个故事:
> “孟子曰:‘晋人有冯妇者,善搏虎。卒为士师,而居于乡。一日,出,见野有逐兽之民,而冯妇助之。众皆悦之。其徒曰:“夫子未尝言能搏虎也,而今乃与之搏,何也?”曰:“吾固知其不可为也,然彼人未识我,我欲以道告之。”’”
这段话讲的是冯妇原本是专门捕虎的人,后来成为士师(官职),不再参与捕虎。但有一天,他在外面看到有人在追老虎,便忍不住出手相助。人们对此感到惊讶,他的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做。冯妇解释说,他知道不应该再做这件事,但因为对方不认识他,他想用这种方式来劝导他们。
后来,“再作冯妇”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已经离开某种角色或行为,但在某些情况下又重新参与进来,表现出一种不坚定或反复无常的态度。
三、使用示例
- 例句1:他之前已经辞职不干了,现在又回来当主管,真是再作冯妇。
- 例句2:公司本以为他已经彻底退出,没想到他又卷土重来,简直是再作冯妇。
四、总结
“再作冯妇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描述。它提醒我们,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往往受到环境、情绪、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有时即使表面上改变了,内心仍可能有所动摇。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够坚定、反复无常的人,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