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将计就计是三十六计里的第几计】在古代军事谋略中,"三十六计"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兵法典籍,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策略。其中,“将计就计”作为一计,常被用于以退为进、反客为主的战术手段。那么,“将计就计”究竟在三十六计中排第几呢?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。
一、三十六计简介
“三十六计”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最早见于《南史·梁本纪》中提到的“三十六计”,后经整理完善,成为一套完整的兵法体系。它不仅用于战争,也广泛应用于政治、商业等各个领域。
三十六计分为六套,分别是:
1. 胜战计
2. 敌战计
3. 攻战计
4. 混战计
5. 败战计
6. 走战计
每套包含六计,共计三十六计。
二、“将计就计”在三十六计中的位置
“将计就计”属于“敌战计”中的一计,其含义是:当敌人设下计谋时,不直接对抗,而是顺势而为,利用敌人的计划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根据传统三十六计的排列顺序,“将计就计”位于第 第27计。
三、三十六计简要排序表(前10计)
序号 | 计名 | 所属计类 |
1 | 金蝉脱壳 | 胜战计 |
2 | 围魏救赵 | 攻战计 |
3 | 借刀杀人 | 攻战计 |
4 | 以逸待劳 | 胜战计 |
5 | 声东击西 | 攻战计 |
6 | 无中生有 | 胜战计 |
7 | 暗度陈仓 | 攻战计 |
8 | 笑里藏刀 | 敌战计 |
9 | 顺手牵羊 | 敌战计 |
10 | 李代桃僵 | 敌战计 |
四、将计就计的具体内容
“将计就计”是“敌战计”中的第27计,原文如下:
> 将计就计,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。
意思是:当敌人使用计谋对付自己时,不要正面硬碰,而是顺着对方的思路走,反而用对方的计策来对付他。
这种策略体现了灵活应变和心理博弈的智慧,常用于在劣势中寻找转机,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败为胜。
五、总结
“将计就计”是三十六计中的第27计,属于“敌战计”部分。它强调在面对敌人计谋时,采取顺势而为的方式,借力打力,实现以弱胜强的目标。这一计策不仅适用于战场,也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竞争与应对策略。
项目 | 内容 |
计名 | 将计就计 |
所属计类 | 敌战计 |
在三十六计中位置 | 第27计 |
核心思想 | 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 |
应用场景 | 战争、竞争、谈判、策略应对 |
如需了解其他计策的内容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,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智慧的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