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濡以沫后一句是什么】“相濡以沫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它原本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互相扶持、彼此关怀的情景。然而,很多人只知前半句“相濡以沫”,却不知其后一句是什么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句话的完整出处与含义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一、原文出处
“相濡以沫”出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:
> 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当泉水干涸时,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,它们用口中的湿气互相湿润,用唾液互相滋润,虽然看似相互扶持,但这种关系远不如在江河湖海中自由自在地相互忘记。
二、后一句是什么?
“相濡以沫”的完整句子是:
> “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这句话强调的是: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的关系,不如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彼此独立、互不打扰。它表达了一种对自然、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。
三、总结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相濡以沫 |
出处 | 《庄子·大宗师》 |
原文 | 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 |
后一句 | 不如相忘于江湖 |
含义 | 在困境中互相扶持不如各自独立、自由 |
现代引申义 | 强调情感中的适度与独立 |
四、现实意义
“相濡以沫”常被用于描述夫妻或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,但在现代语境中,“不如相忘于江湖”则提醒我们:过于依赖或纠缠的关系可能并不健康。真正的感情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与自由的基础上,而不是在困顿中勉强维系。
五、结语
“相濡以沫”虽美,但它的后一句“不如相忘于江湖”才是更深的哲理。了解这句完整的古语,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时,更加理性地思考如何平衡情感与独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