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西游记每回故事梗概第一至第七回】《西游记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。这部小说以玄奘取经为原型,融合了神话、传说与宗教元素,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,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。前七回是全书的开篇部分,主要介绍了孙悟空的出身、大闹天宫以及唐僧的来历等重要内容。以下是第一至第七回的详细梗概。
一、
第一回: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
本回讲述了花果山水帘洞中的一块仙石孕育出石猴,后成为美猴王,带领群猴在花果山安家。石猴因求长生不老,漂洋过海,拜菩提祖师学艺,得名孙悟空,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神通。
第二回: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正乃修身
孙悟空学成归来,自封“齐天大圣”,在花果山招兵买马,建立水帘洞。玉帝得知后派太白金星前来招安,封其为“弼马温”,但孙悟空不满,反被封为“齐天大圣”,管理蟠桃园。
第三回: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
孙悟空因蟠桃会未被邀请,大闹天宫,打败天兵天将,甚至与如来佛祖对弈。最终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,等待取经人来救他。
第四回:官封弼马心何怨 地设齐天意未宁
玉帝为了安抚孙悟空,再次封其为“齐天大圣”,并让他看守蟠桃园。孙悟空因此更加狂妄,继续挑衅天庭,最终被如来镇压。
第五回: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
孙悟空偷吃蟠桃、仙丹,破坏天宫秩序,引发天兵天将围剿。最终被如来用五指山压住,等待取经人到来。
第六回: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渰擒大圣
观音菩萨向玉帝询问孙悟空之事,提出让取经人去救他。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伤孙悟空,将其投入八卦炉中炼化,却意外炼出火眼金睛。
第七回:五行山下定心猿 六丁神将擒妖魔
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,直到五百年后,唐僧受命前往西天取经,路过五行山,救出孙悟空,从此开始护送唐僧西行。
二、表格形式总结
回目 | 标题 | 主要内容 |
第一回 |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| 石猴出世,拜菩提祖师学艺,得名孙悟空,学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。 |
第二回 |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正乃修身 | 孙悟空回花果山,自称“齐天大圣”,玉帝招安失败,封其为“弼马温”。 |
第三回 |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| 孙悟空大闹天宫,挑战天庭权威,最终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。 |
第四回 | 官封弼马心何怨 地设齐天意未宁 | 玉帝再封孙悟空为“齐天大圣”,管理蟠桃园,孙悟空愈加嚣张。 |
第五回 |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| 孙悟空偷吃蟠桃、仙丹,破坏天宫秩序,被天兵天将围剿。 |
第六回 |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渰擒大圣 | 观音菩萨询问孙悟空之事,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伤孙悟空,投入八卦炉中炼化。 |
第七回 | 五行山下定心猿 六丁神将擒妖魔 |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,等待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,开启取经之路。 |
通过这七回的铺垫,《西游记》逐步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,并为后续的取经之旅埋下了伏笔。孙悟空的成长历程、天庭的权力斗争、佛教与道教的交织,都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