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踞龙盘的意思解释】“虎踞龙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、气势雄伟或人才辈出的地方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,原意是形容南京(古称建业)的地势如虎盘踞、如龙蜿蜒,后引申为形容某地形势险要、气势磅礴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虎踞 | 比喻像老虎一样盘踞、占据高处,象征稳固和威严 |
龙盘 | 比喻像龙一样盘绕、蜿蜒,象征灵活与气势 |
整体含义 | 形容地势险要、气势宏伟,也可比喻人才聚集、势力强大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内容 | 解释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曰:‘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’……其地势之险,虎踞龙盘,实乃帝王之都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山河壮丽、地势险要的地理环境,也可用于形容人才济济、势力雄厚的局势 |
例句 | “南京城虎踞龙盘,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山河壮丽、地势险要、龙盘虎踞、山高水长 |
反义词 | 平坦无奇、地势低洼、人烟稀少、荒凉冷清 |
四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应用举例 |
地理描述 | 描述某地地形险要,如北京、西安等古都 |
历史评价 | 用于评价古代都城的战略地位 |
文学创作 | 用于诗词、文章中增强画面感和气势 |
人物评价 | 有时也用于形容某地人才众多、文化深厚 |
五、总结
“虎踞龙盘”不仅是一个描绘自然地貌的成语,更是一种象征意义极强的文化表达。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地理形势的重视,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、文化和权力中心的深刻理解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一成语仍被广泛使用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。
原创说明: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成语解释及历史文献整理而成,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化语言,力求贴近真实表达与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