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作自受的意思】“自作自受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自己做的事情,自己承受后果。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遭受不好的结果,强调因果关系和责任归属。
一、成语解析
出处:
“自作自受”最早见于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自作自受,何怨他人?”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。
字面意思:
“自作”指自己做;“自受”指自己承受。合起来就是“自己做的事,自己承担后果”。
引申含义:
1. 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不良后果,无法推卸责任。
2. 对于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,必须自己承担后果。
3. 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,表示某人因自己的错误而陷入困境。
二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责备他人 | “你考试作弊,现在被发现了,这是自作自受。” | 表达对对方行为的批评,强调后果由自己承担。 |
自我反思 | “我当初没听劝,现在后悔了,真是自作自受。” | 表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省。 |
教育他人 | “不要总是依赖别人,否则将来自作自受。” | 用于教育或劝诫他人,强调独立的重要性。 |
讽刺他人 | “他把公司搞垮了,现在失业了,真是自作自受。” | 带有贬义,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嘲笑。 |
三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自作自受”的区别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做了坏事,自己承受恶果 | 与“自作自受”意思相近,但更强调“果” |
自取灭亡 | 自己招来灭亡的命运 | 更强调结局的严重性 |
自讨苦吃 | 自己找麻烦,自己受苦 | 强调主动去招惹麻烦 |
自掘坟墓 | 自己制造灾难,走向毁灭 | 更具比喻色彩 |
四、总结
“自作自受”是一个常见且富有哲理的成语,强调个人行为与后果之间的直接关系。它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同时也可用于批评或教育他人。在日常生活中,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自作自受 |
拼音 | zì zuò zì shòu |
出处 | 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 |
含义 | 自己做的事,自己承受后果 |
用法 | 批评、自我反思、教育、讽刺等 |
近义词 | 自食其果、自取灭亡、自讨苦吃 |
反义词 | 无妄之灾、祸从天降、他人代过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自作自受”的含义、用法及实际应用,帮助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