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望门投止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望门投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。原意是指在逃亡途中,看到有门就去投奔,形容在危急情况下无处可去,只能临时寻找庇护之所。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寻求暂时的安身之地或依靠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望门投止 |
拼音 | wàng mén tóu zh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原意 | 在逃亡途中看到人家门口就去投宿,形容无路可走时的临时避难 |
现代用法 | 比喻在困难中寻求暂时的依靠或安身之处 |
近义词 | 东躲西藏、流离失所、无家可归 |
反义词 | 安居乐业、安定生活、有家可归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望门投止”中的“望门”指的是看到人家的门,“投止”则是投靠、停留的意思。整个成语描绘的是一个人在逃亡过程中,没有固定住所,只能看到人家的门就进去暂住的情景。
在古代,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战乱、政治动荡或被追捕的情况下。比如,一些士人或官员因政治理由被迫逃亡,只能四处流浪,遇到人家就请求暂时居住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文学作品中:常用于描写人物在困境中求生的情节。
- 例句:“他一路逃亡,望门投止,最终在一位老友家中暂得安身。”
2. 现实生活中:可用于描述因突发事件(如自然灾害、战争)而被迫迁移的人群。
- 例句:“灾民们四处奔走,望门投止,等待政府救援。”
3. 比喻意义:也可用于形容人在人生低谷时,寻求暂时的依靠或支持。
- 例句:“他在事业受挫后,只好望门投止,寄居在亲戚家中。”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望门投止”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与“投奔”“投靠”等词混淆。
- 该成语带有一定悲凉色彩,强调的是无奈和被动的状态。
五、结语
“望门投止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虽然可能不得不暂时依附他人,但也要保持希望,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