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行业资讯 > 学识问答 >

得贤组词

2025-09-27 05:57:28

问题描述:

得贤组词,这个怎么处理啊?求快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7 05:57:28

得贤组词】“得贤”一词在汉语中常用于表达“获得贤能之人”或“得到有德之人”的意思,常见于古代文献、成语或诗词中。它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“以德为先”的价值观。以下是对“得贤”相关词语的整理与总结。

一、得贤组词总结

组词 含义解释 出处/用法
得贤 指获得贤能之人,多用于君主或领导者选拔人才。 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得贤者昌,失贤者亡。”
得贤臣 指得到有才能、有德行的臣子。 古代帝王常以此作为治国之道。
得贤士 指获得有才德的士人,强调品德与能力并重。 多见于古代典籍,如《左传》等。
得贤人 指得到贤能的人,泛指优秀人才。 常用于形容国家或组织因用人得当而兴盛。
得贤佐 指得到贤能的辅佐者,多用于政治或军事领域。 如“得贤佐,则国兴;失贤佐,则国衰。”
得贤妻 指得到贤惠的妻子,强调家庭中的道德与智慧。 传统观念中,妻子的贤德被视为家庭和谐的基础。
得贤友 指得到有德行的朋友,强调人际交往中的道德标准。 如《论语》中提到“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”。

二、得贤的文化内涵

“得贤”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“得到贤能之人”,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德”与“才”的重视。古人认为,一个国家的强盛、一个家庭的幸福、一个人的成功,都离不开“得贤”。

- 治国层面:君主若能“得贤”,则国运昌隆;若“失贤”,则国势衰微。

- 修身层面:个人若能“得贤友”,则可不断进步;若“得小人”,则易误入歧途。

- 家庭层面:夫妻之间若能“得贤妻”或“得贤夫”,则家道兴旺、和睦美满。

三、结语

“得贤”一词虽简短,却蕴含深厚的文化意义。无论是治国理政,还是修身齐家,“得贤”都是实现理想状态的重要前提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形式有所变化,但“得贤”的精神内核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。

通过合理选人、用人、育人,才能真正实现“得贤”,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