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切问而近思的意思】“切问而近思”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篇,原文为:“子夏曰:‘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’”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对学习方法的总结,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方式。
一、
“切问而近思”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:
- “切问”:指的是提出问题要切中要害,不浮于表面,而是深入思考、敢于质疑。
- “近思”:则是指思考问题要贴近现实,从身边的事物出发,循序渐进地进行思考,而不是空谈高远。
整体来看,“切问而近思”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,既要勇于提问、善于发现问题,又要脚踏实地、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,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知识,接近“仁”的境界。
二、表格展示
概念 | 含义 | 理解要点 |
切问 | 提出问题要切中要害,深入思考 | 不流于表面,敢于质疑,有深度 |
近思 | 思考问题要贴近现实,循序渐进 | 从实际出发,不脱离生活经验 |
综合意义 | 学习应注重实践与思考的结合 | 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统一,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切问而近思”不仅是古代学者的学习态度,对现代人也有重要的启示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们往往容易被表象迷惑,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。而“切问”提醒我们要敢于提问、不断追问;“近思”则告诉我们,思考不能脱离现实,应在生活中寻找答案。
通过“切问而近思”,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,还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,最终达到“仁”的境界——即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。
四、结语
“切问而近思”是一种积极、务实的学习态度,它倡导我们在面对知识时,既要保持好奇与批判精神,也要脚踏实地、从实际出发。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学习者,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每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