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罗浮山下四时春的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罗浮山下四时春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惠州一绝》,是其在岭南任职期间所作,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。原诗语言简练,意境清新,描绘了罗浮山四季如春的美景,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。
本篇文章将提供该诗句的原文、翻译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与含义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背景与意义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诗句 | 原文 | 翻译 |
第一句 | 罗浮山下四时春 |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 |
第二句 | 梅雪飘裙 | 梅花与雪花飘落在衣襟上 |
第三句 | 不知世外谁为侣 | 不知道在这世间之外还有谁可以作伴 |
第四句 | 闲坐悲君亦自悲 | 闲来独自悲伤,也为自己而伤感 |
三、诗句解析
“罗浮山下四时春”是整首诗的第一句,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特点。罗浮山位于广东惠阳,自古以来便以风景优美著称,四季如春的气候使得这里成为避暑胜地。诗人用“四时春”来形容这里的气候宜人,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。
后两句则转入情感抒发,通过“梅雪飘裙”描绘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景象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“不知世外谁为侣”表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,“闲坐悲君亦自悲”则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四、作者简介
苏轼(1037年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,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洒脱,情感真挚,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。
五、结语
“罗浮山下四时春”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,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、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它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心态的精神风貌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,欢迎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