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内径千分表怎么用和怎么校正】内径千分表是一种用于测量工件内孔直径的精密量具,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、质量检测等领域。正确使用和校正内径千分表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。以下是对内径千分表使用方法与校正步骤的总结。
一、内径千分表的使用方法
步骤 | 操作说明 |
1 | 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:根据被测孔的尺寸选择合适量程的内径千分表,避免超量程使用导致损坏或测量不准。 |
2 | 清洁测量面:确保测量头和被测孔表面干净无杂质,防止因污物影响测量结果。 |
3 | 安装测杆:将测杆插入内径千分表的夹持座中,并调整至合适位置,使测杆能自由滑动。 |
4 | 预紧调节:轻轻旋转微分筒,使测杆接触被测孔内壁,直到指针开始移动,表示已接触。 |
5 | 读取数值:保持测杆稳定,读取千分表上的刻度值,注意单位为毫米(mm)或千分之一毫米(0.001mm)。 |
6 | 记录数据:记录测量结果,并与其他测量点进行对比,判断是否符合公差要求。 |
二、内径千分表的校正方法
步骤 | 操作说明 |
1 | 准备标准环规:选用经过校准的标准环规作为校验工具,其尺寸应与内径千分表的测量范围相符。 |
2 | 安装千分表:将内径千分表固定在专用支架上,确保测杆垂直于环规轴线。 |
3 | 初步调整:将测杆插入环规中,调整测杆位置,使测杆能自由滑动且不卡滞。 |
4 | 校零操作:将千分表调至零位,确保指针处于初始位置。 |
5 | 多次测量:在同一位置重复测量3次,取平均值作为校正参考值。 |
6 | 比对误差:将测量结果与标准环规的实际尺寸进行比对,若误差超过允许范围,需进行调整或送检。 |
7 | 记录校正结果:详细记录校正过程及结果,便于后续使用时参考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使用前务必检查千分表是否有损坏或松动部件。
- 校正时应保持环境温度恒定,避免热胀冷缩影响精度。
- 避免用力过猛,以免损坏测杆或表盘。
- 定期进行校正,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有效掌握内径千分表的使用与校正方法,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,保障产品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