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慈母手中线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慈母手中线》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全诗通过描写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场景,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。诗句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歌颂母爱的经典之作。
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的关爱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游子离家、母亲牵挂的情感状态。诗中“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一句,尤为经典,生动刻画了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时的不舍与担忧。
为了便于理解,以下将提供《慈母手中线》的原文、白话翻译及逐句解析,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首诗的内涵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白话翻译 | 诗句解析 |
慈母手中线, |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, | 开篇点题,描绘母亲正在缝制衣物的场景。 |
游子身上衣。 | 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。 | 点明主题——母爱与离别之情。 |
临行密密缝, | 在孩子即将出发前,她仔细地缝补着衣服。 | 表现母亲的细心与不舍。 |
意恐迟迟归。 | 她担心孩子走得慢,迟迟不能归来。 | 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与担忧。 |
三、作品背景与赏析
《慈母手中线》出自唐代诗人孟郊之手,虽篇幅短小,却情感真挚,被誉为“千古颂母第一诗”。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,展现出母爱的深厚与伟大。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,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。
在古代,游子远行是常见现象,而母亲则常常留守家中,默默支持和牵挂。这首诗正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,也是对母爱最朴素、最深情的表达。
四、结语
《慈母手中线》虽然只有四句,但其情感深沉,语言质朴,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赞美母爱的经典之作。它提醒我们珍惜亲情,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。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,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