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农历十月雅称及诗句】农历十月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雅称和诗意表达。它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过渡,也承载着古人对自然、生活与情感的细腻观察。以下是对农历十月的雅称及其相关诗句的总结。
一、农历十月的雅称
农历十月在古代有多种雅称,这些名称多源于自然景象、节气变化或文化寓意,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诗意理解。
雅称 | 含义说明 |
霜月 | 因秋季霜降,气候转寒,故称“霜月”。 |
良月 | 表示此月为美好之月,适合农事与祭祀。 |
亥月 | 按天干地支纪月法,十月为“亥”月。 |
陈月 | 古代以十月为“陈”,意为“旧”或“陈设”,象征秋收后的整理阶段。 |
小阳春 | 十月天气渐暖,有如初春,故称“小阳春”。 |
金月 | 五行属金,十月属金,故称“金月”。 |
玄月 | 古人用“玄”表示黑色,十月天色渐暗,故称“玄月”。 |
二、与农历十月相关的诗句
农历十月不仅是节气的节点,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时节。许多诗词作品中都出现了对十月的描写,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也有对人生感慨的寄托。
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
“霜降水痕收,浅碧鳞波见。” | 《菩萨蛮·咏梅》 | 苏轼 | 描写十月霜降后江水清澈、波纹微起的景象。 |
“十月江南天气好,可怜冬景似春华。” | 《早冬》 | 白居易 | 表达十月江南温暖如春的意境。 |
“十月初三夜,霜风入战袍。” | 《从军行》 | 李白 | 描写边塞十月寒冷的氛围。 |
“十月河山已肃杀,孤城草木尽萧条。” | 《秋日》 | 杜甫 | 抒发对十月秋景萧瑟的感伤。 |
“十月寒砧催木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。” | 《春江花月夜》 | 张若虚 | 借十月秋景表达思乡之情。 |
三、结语
农历十月作为一年中的重要月份,既承载着丰收的喜悦,也蕴含着深沉的秋思。它的雅称丰富多样,诗句更是将这一时节的美感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通过对这些雅称与诗句的了解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,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