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网恢恢是什么意思】“天网恢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三章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意思是:天道像一张巨大的网,虽然看似稀疏,但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应该被惩罚的人。常用来比喻正义虽迟但终将到来,坏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天网恢恢 |
出处 | 《老子》第七十三章 |
释义 | 天道如网,虽疏不漏,恶人终将受罚 |
近义词 | 罪有应得、法网难逃 |
反义词 | 逍遥法外、侥幸逃脱 |
用法 | 用于描述正义得到伸张,坏人被惩罚的情景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天网恢恢”最早出自《老子》,原意是讲自然法则的公正性。后来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,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强调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力,尤其在民间传说、小说、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,成为一种对善恶因果报应的象征。
例如,在古代戏曲中,常有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的台词,表达对作恶者的警告和对正义的期待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法律案件 | “他犯了罪,终究会被绳之以法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 |
日常生活 | “你做了坏事,早晚会有报应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 |
文学作品 | “故事结局,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真是天网恢恢。” |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- 误用点1:将“天网恢恢”理解为“天网很严密”,忽略了其背后的道德含义。
- 误用点2:用于形容网络系统或科技手段,容易引起误解。
- 建议:该成语更适合用于描述道德、法律层面的正义实现,而非技术或物理意义上的“网”。
五、总结
“天网恢恢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。它传达了人们对正义的信念,也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,因为任何行为都会留下痕迹,最终都会被“天网”所捕捉。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,都应该以这一成语为警醒,行善积德,远离恶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