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口玉言是什么意思】“金口玉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、权威或值得信赖。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古代对帝王的尊称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,用来形容那些话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金口玉言 |
拼音 | jīn kǒu yù yán |
出处 | 《旧唐书·李靖传》:“公之言,金口玉言。” |
释义 | 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、权威或值得信赖,多用于对地位高、说话有分量的人的称呼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带有敬重和推崇的意味。 |
近义词 | 一言九鼎、言出法随、金科玉律 |
反义词 | 信口开河、胡说八道、无足轻重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金口玉言”最早出现在唐代,原意是指皇帝说的话,如同金子一般珍贵,如玉石一样坚固,不可动摇。后来,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,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有极高威望或专业权威的人所说的话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金口玉言”不再仅限于帝王将相,也可以用于形容专家、领导、长辈等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发言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领导讲话 | “公司新政策由总经理宣布,可谓金口玉言,我们必须认真执行。” |
专家意见 | “这位教授在医学界颇有声望,他的一句话可谓金口玉言。” |
家长教育孩子 | “你父亲是医生,他的建议就是金口玉言,你要听从。” |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金口玉言”多用于正式或尊敬的场合,不宜随意使用。
- 在日常口语中,可以使用“权威言论”、“重要意见”等更通俗的说法。
- 使用时需注意对象的身份和语境,避免误解或不恰当的表达。
五、总结
“金口玉言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重量,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威和信任的尊重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根据场合和对象合理运用,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