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】“阙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但在日常使用中并不常见。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含义,本文将从基本释义、古文用法和现代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基本释义
“阙”字读音为 què,其本义是古代宫殿、祠庙或陵墓前的建筑物,通常由两座对称的楼阁组成,中间留有通道。这种建筑也被称为“阙门”或“宫阙”。
此外,“阙”还有其他引申义,如:
- 缺失、缺少:如“阙疑”(对疑问之处存疑)。
- 过失、错误:如“有过则阙”(有错误就改正)。
- 通“缺”:表示缺乏、空缺。
二、古文中的用法
在古代文献中,“阙”常用于表达特定的文化或政治含义:
出处 | 例句 | 含义 |
《诗经》 | “阙庭之门,谓之宫阙。” | 指宫殿门前的建筑。 |
《左传》 | “君若不阙,何以得人?” | 表示“如果君主没有过失,怎么能得到人心?” |
《史记》 | “秦始皇筑长城,起临洮,至辽东,延袤万余里,虽有百世之功,然亦有阙焉。” | 表示“虽然有功,但也有不足之处”。 |
三、现代用法
在现代汉语中,“阙”字较为少见,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:
- 地名:如“阙里”(孔子故里)、“阙门”等。
- 书名: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提到的“阙”指未完成的著作。
- 文学作品:在诗词中偶尔出现,如“阙下”表示朝廷之下。
四、总结
“阙”字虽然不常被使用,但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含义。它既可以指古代建筑,也可以表示缺失、错误或空缺。在古文中多用于表达政治、文化或道德层面的内容,而在现代则更多见于地名或文学作品中。
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拼音 | què |
基本含义 | 宫殿、祠庙前的楼阁;缺失、缺少;过失、错误 |
古文用法 | 指建筑、表示过失、强调修养 |
现代用法 | 地名、书名、文学作品中偶见 |
文化意义 | 多与权力、礼仪、道德相关 |
使用频率 | 较低,常见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 |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阙”字在具体古籍或现代语境中的应用,可结合上下文深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