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鲠切是什么意思】“鲠切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常用于形容言辞或态度直接、刚直、不绕弯子。它多用于描述人说话或做事时的风格,带有正直、坦率、不妥协的意味。
一、
“鲠切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,原意是指鱼骨卡在喉咙,引申为言辞直率、不婉转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鲠切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的态度非常直接、坚定,不拐弯抹角,甚至带有一定的强硬或固执色彩。
这个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常见于对人物性格、言论风格的评价。例如:“他为人鲠切,从不虚与委蛇。”
二、表格:鲠切的含义及用法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词性 | 形容词 |
来源 | 源自“鱼骨鲠喉”,引申为言辞直率 |
基本含义 | 言辞或态度直接、刚直、不绕弯子 |
感情色彩 | 中性偏褒义(强调正直、坚定)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书面语、正式场合或对人物性格的描述 |
近义词 | 直率、刚直、耿直、率真 |
反义词 | 委婉、含蓄、圆滑、敷衍 |
例句 | 他为人鲠切,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。 |
三、结语
“鲠切”虽然听起来有些“硬”,但正是这种直来直去的风格,往往体现出一种真诚和正直的价值观。在人际交往中,适度的“鲠切”有助于建立信任,但也需注意场合与方式,避免因过于直接而造成误解或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