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浣溪沙苏轼原文及赏析】《浣溪沙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,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深受后人喜爱。该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,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原文内容
浣溪沙
苏轼
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二、
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,他游览蕲水清泉寺,看到兰溪水向西流去,联想到人生虽有衰老之感,但仍有希望与可能。全词借景抒情,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三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作品名称 | 浣溪沙 |
作者 | 苏轼 |
创作背景 | 被贬黄州期间,游览蕲水清泉寺 |
词牌名 | 浣溪沙 |
写作时间 | 北宋时期(约1082年)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人生的积极态度,强调不惧衰老、珍惜当下 |
意象描写 | 兰芽、沙路、暮雨、子规、溪水西流 |
情感基调 | 清新、豁达、乐观 |
名句 | 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” |
文学价值 | 展现了苏轼豪放中见细腻的风格,是其山水词的代表作之一 |
四、简要赏析
《浣溪沙》以自然景象为引,通过对兰溪水西流的观察,引发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苏轼在词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、积极进取的精神,打破了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悲秋情绪,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。
整首词语言质朴,意境开阔,情感真挚,既有画面感,又富有哲理性,是苏轼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