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摧枯拉朽的意思和造句】“摧枯拉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力量强大、势不可挡,能够轻易地摧毁一切薄弱或腐朽的事物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、社会变革、技术进步等具有强大破坏力或推动力的场景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摧枯拉朽 |
拼音 | cuī kū lā xiǔ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势如风,其声如雷,其气如山,其力如海,摧枯拉朽,莫之能御。” |
释义 | 比喻力量强大,轻而易举地摧毁腐败、衰败或脆弱的事物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作谓语、定语或状语。 |
近义词 | 势如破竹、势不可挡、雷霆万钧 |
反义词 | 原地踏步、停滞不前、软弱无力 |
二、使用场景与示例
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行动或现象,比如战争、改革、科技发展等。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使用例子: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军事战争 | 敌军如潮水般涌来,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溃敌方防线。 |
社会变革 | 改革政策一经推出,便如摧枯拉朽般瓦解了旧有的体制弊端。 |
科技发展 | 新技术的出现让传统行业面临摧枯拉朽式的冲击。 |
个人奋斗 | 他凭借坚定的意志,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摧枯拉朽的力量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适用对象:该成语强调的是“力量”的强大和“目标”的脆弱,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搭配得当。
- 语气色彩:带有强烈的正面色彩,通常用于褒义语境中。
- 避免滥用:不宜用于描述日常小事,否则容易显得夸张或不恰当。
四、总结
“摧枯拉朽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力量感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正式或半正式的语境中。通过合理运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在写作或表达中,掌握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,提升语言质量。